<acronym id="sg3ie"><strong id="sg3ie"></strong></acronym>
<track id="sg3ie"><ruby id="sg3ie"><menu id="sg3ie"></menu></ruby></track><p id="sg3ie"></p><acronym id="sg3ie"><strong id="sg3ie"><address id="sg3ie"></address></strong></acronym>
  • <acronym id="sg3ie"></acronym>
  • <li id="sg3ie"><ruby id="sg3ie"></ruby></li>
  • <output id="sg3ie"></output>
  • 高級搜索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國內
    全球食物系統如何影響氣候變化?研究稱至2100年或增溫近1°C
    | |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一篇模型研究論文認為,全球食物系統的排放至2100年將可能使地球氣候變暖增加近1°C。該研究還表明,改進生產和消費實踐,可避免這一預計變暖的55%。


      據介紹,全球食物生產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大來源,尤其是甲烷、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學界過去對這些相互作用的建模工作未能解釋持續和演變的排放水平,并且需要一個任意的時間范圍來權衡不同氣體的重要性(通常是100年),這使短期或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氣候影響出現偏差。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凱瑟琳·伊萬諾維奇(Catherine Ivanovich)和同事通過使用當前全球食物生產和消費模式,預測了在5個人口場景下整個21世紀的未來變暖影響。他們開發出一個詳細的當前溫室氣體排放目錄,包括基于廣泛文獻綜述的94種不同食物條目。研究發現,食物系統自身在本世紀末可能貢獻近1°C的氣候變暖。在食物系統相關的變暖中,近60%由甲烷所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各占約20%。


      論文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還發現,改進相關影響最大的食品(反芻動物和非反芻動物肉類、乳制品和水稻)的生產實踐,至2100年可避免近1/4的預計變暖。


      此外,在全球采用醫學上推薦的飲食(在一些地區要減少飲食中的蛋白質,在另一些地區則要增加),結合能源去碳化和協作以減少食物浪費,到本世紀末能夠再避免1/4度的變暖。

    相關新聞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環保網  京ICP備12004549號-1 京ICP證07072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148號